首页\ 健康信息
  • 养生 | 【雨之堂】暮春时节,枇杷宜食 (查看详情)

    枇杷味甘酸,性平。有止渴下气、清肺生津,利肺气、止吐逆、主上焦热、润五脏(大明)之功效。

    《本经逢原》有云:“ 必极熟,乃有止渴下气润五脏之功。若带生味酸,力能助肝伐脾,食之令人中满泄泻。”《滇南本草》云:“治肺痿痨伤吐血、咳嗽吐痰,哮吼。”又治小儿惊风发热。

    ▲图源自网络

    枇杷主要用于辅助治疗肺热、久咳不愈、咽干口渴及胃气不足等病症。果肉含糖、蛋白质、脂肪、果胶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B、维生素C、酒石酸、苹果酸、柠檬酸等成分。

    【宜食】枇把适宜肺痿咳嗽、 胸闷多痰以及劳伤吐血者食用;适宜坏血病患者食用。枇杷宜成熟后食用, 多食助湿生痰。

    【忌食】 脾虚滑泄者和糖尿病患者忌食。

    千里寻健康,还选雨之堂

    雨之堂中医门诊部将竭诚为您服务


    • 雨之堂
    • 2019-04-07
  • 养生 | 【雨之堂】选对梳子,有益身心 (查看详情)

    黄帝内经》:“头者,精明之府”,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汇聚之处,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头面。 古语云“发宜常梳” ,经常 梳头发能加强头皮的血液循环,疏通脉络,提神醒脑,防治多种疾病。

    ▲图源自网络

    梳头有益身心健康,男女老少皆宜。

    小窍门

    1、选择合适的梳子

    黄杨木梳可以增加头发的湿度,适宜于干枯型发质;牛角梳可以调节油脂分泌,油性发质较适用;桃木梳可防止头发静电,预防发梢分叉。

    ▲图源自网络

    2、注意梳发方法

    每天早晚用梳子顺着经络方向,从前额正中开始,以均匀力量,向头部、枕部、颈部梳划,然后再梳两侧,动作宜缓。每次梳100下左右,梳至头皮微热。都市白领在工作1-2小时之后,可通过梳头动作按摩穴位密集的后脑和侧脑, 以提神醒脑。

    千里寻健康,还选雨之堂

    雨之堂中医门诊部将竭诚为您服务


    • 雨之堂
    • 2019-04-07
  • 养生 | 【雨之堂】清明时节话养生 (查看详情)

    农历书曰: “ 斗指丁为清明,时万物洁显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齐,故名也 。”清明含上清下明之意,即天空清而大地明。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: 一候桐始华,二候田鼠化,三候虹始见 。意思是清明时节先是桐树开花,接着喜阴的田鼠回到地下的洞中,最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出现彩虹。

    清明时节,天清地明,天气渐暖。清明,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,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。清明前后这段时间里,我们该如何养生,才能达到强身健体、防病长寿的效果呢?

    首先,在饮食上注重“两多一少”很重要。

    1、多吃“柔肝”的食物

    中医学认为“春与肝相应”,清明时节应多吃“柔肝”的食物,饮食宜温,以清补为主。如荠菜、山药、菠菜、韭菜、银耳、大枣等。

    ▲图源自网络

    2、多吃“祛湿”的食物

    由于清明雨多湿气较重,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,如白菜、萝卜、芋头等。

    ▲图源自网络

    3、慎吃“生发”的食物

    中医认为,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,故不宜进食竹笋、咸菜、鸡、海鱼等“发物”,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。

    ▲图源自网络

    在清明节期间,这两种养生茶可以常喝,有益身心健康。

    1、黄芩茶

    做法:黄芩6克,绿茶3克,将黄芩用200毫升水煮沸,然后用它来冲泡绿茶,5~10分钟后即可饮用。

    功效:具有清热燥湿、泻肺火、解毒、利尿、降压、镇静等功效。

    ▲图源自网络

    2、桂圆红枣茶

    做法:桂圆红枣各5颗,用沸水冲泡,最好将红枣划开。

    功效:具有补心脾、益气血、安神、润肺等功效,主治倦怠无力、失眠健忘。

    ▲图源自网络

    在穿着上,宜宽袍大袖

    中医建议清明时节宜“被发缓形”。“被发”就是指该生发时就不要有约束。要做类似于不把头发扎起来,而随其披散着的事情,以此适应生发之机。“缓形”就是在形体上也不要有约束,穿着宽松的衣服

    ▲图源自网络

    在日常起居上,要注意夜卧早起

    春天重在生发,不能总睡觉来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,应从起卧时间上做起,尽量做到夜卧早起。

    当然,这里说的晚睡,并不是让人熬夜,早起也非“起得比鸡早”,而是相对于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,适当地晚睡早起能让人神清气爽。

    早晨7点—9点是辰时,胃经最旺,可以在此时起床并进食。

    ▲图源自网络

    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多动少静春练别赶早

    清明自然界阳气升发,养生重点在养阳,关键是要多“动”,切忌“静”不可闭门不出,更不可坐卧太久。

  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老人春练不要太早,应在太阳升起后

    另外,外出踏青,“动”宜适度。心脏病、高血压、慢性支气管炎等病人,不要逞强登山。

    ▲图源自网络

    在游玩上,宜放风筝。

    中医认为,只有春天最适合放风筝,这时候放风筝,顺应了天地之气,最有益于身心健康

    ▲图源自网络

    清明要防这些病

    1、防感冒

    清明时节乍暖还寒,细菌、病毒容易滋生,如果这个时候出门不注意保暖,很容易引起感冒。

    在此提醒您,清明时节外出游玩的时候,应带上备穿的衣服以及感冒药,遇到不适时,应该及时治疗,不要影响到节后的工作生活。

    ▲图源自网络

    2、防心脑血管病

    天气的多变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悲伤、心情不好、情绪低落,可能会导致和加重一些心脑血管患者的症状。

    因此建议有心脑血管疾病、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或伤心,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,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。

    ▲图源自网络

    3、防情绪病

    由于清明前后天气忽冷忽热、阴晴不定,因此精神疾病、皮肤过敏患者明显增多,同样也成为抑郁、焦虑等精神疾患的高发期。 因此中老年朋友,一定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。

    ▲图源自网络

    4、防腹泻

    清明时期出现腹泻的几率很高,所以饮食上需要遵循抗病毒原则

    踏青和祭祀期间应多喝水,要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,比如小白菜、油菜、胡萝卜等。另外还应注意多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,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,比如蛋黄和豆类等。

    ▲图源自网络

    千里寻健康,还选雨之堂

    雨之堂中医门诊部将竭诚为您服务


    • 雨之堂
    • 2019-04-05
  • 养生 | 【雨之堂】健身须重形气神(查看详情)

    中医认为精、气、神为生命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,称为“人身三宝”。明代医家张景岳云:“善养生者,必保其精,精盈则气盛,气盛则神全,神全则身健,身健则病少。”传统养生功法如太极拳、五禽戏、八段锦等不仅注重形体锻炼,更注重气和神的调养,达到形、气、神同调,这是传统养生功法与现代体育运动最大的区别。

    养生保建宜精气神同调,练习传统养生功法,调形、调气、调神要兼顾。




    如太极拳,须心静意导,形神兼备,呼吸均匀,动作舒展柔和,强调意念、呼吸的重要性,“精、气、神”的和谐统一。现代研究证明,太极拳能使机体新陈代谢得到改善,提高消化功能,增强免疫力,调节血压、血糖、血脂,预防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动脉硬化、糖尿病以及肥胖等疾病。


    千里寻健康,还选雨之堂

    雨之堂中医门诊部将竭诚为您服务



    • 雨之堂
    • 2019-04-04
  • 养生 | 【雨之堂】春季保健护肝茶(查看详情)

    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。” 肝与春气相通,人体新陈代谢旺盛。肝性主升主动,喜条达恶抑郁,若肝气郁结,久则易化火生热,因此,春季养生重在养肝。通过各种茶饮的调节也可以实现清肝、柔肝、疏肝、护肝的功效;其次应为度夏作准备,宜健运脾胃。

    枸杞茶

    枸杞味甘、性平,主人肝、肾二经,长于滋肝肾之阴、益精养血、明目壮骨。肝开窍于目,腰膝为肾之外府,故肝肾不足之人,易视物昏花、腰酸腿软;若肝血不足,肝阳上亢,则易头昏脑涨。因此,春季多饮枸杞茶可滋肾、养肝、明目、强壮筋骨、改善疲劳。对于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上班族来说,尤其合适。枸杞茶中枸杞的用量为15 ~ 20克,过量食用枸杞会使人上火、流鼻血,甚至造成眼睛红胀不舒服,发烧感冒等,腹泻者不宜服用。



    玫瑰佛手黄芪茶

    玫瑰味甘、性温,主人肝经,其性芳香,善于疏肝解郁;佛手辛、苦、酸、温,人肝、胃二经,长于疏肝理气、和胃止痛,对于肝都犯胃者尤为适应;黄芪甘、温,人牌、肺二经,为健脾益气之要药,又能入表实卫,以达固表止汗之功。三者搭配,可养气及畅气, 以兼顾肝之疏通,防肝气郁结,达到养肝、护目的作用。

    用法也很简单,取黄芪6克,玫瑰3克,佛手3克,冲泡饮用即可。


    千里寻健康,还选雨之堂

    雨之堂中医门诊部将竭诚为您服务



    • 雨之堂
    • 2019-04-03
  • 养生 | 【雨之堂】一条黄花鱼,开胃又安神。(查看详情)

    清末名士周楚良赞黄花鱼:“白花不似黄花好,鳃下分明莫误求。 ”每年三四月上市的黄花鱼自明清以来,作为朝廷的贡品一直深受皇室喜爱。 随着时代的推移,如今它也成了老百姓餐桌上一道常见的美味佳肴。

    黄花鱼肉质肥厚、脆嫩、味道鲜美,易于消化吸收,特别适用于体质虚弱、面黄肌瘦、少气乏力、目昏神倦、食欲下降等症状的人食用,对有睡眠障碍、容易失眠的人有一定的安神、 促进睡眠的作用。



     小贴士

    ➊《开宝本草》中介绍的“莼菜黄鱼羹”食疗方,即用莼菜15克,黄花鱼250克,其煮煎浓汁服用,有益气开胃的功效,胃口不好的人可以多吃。

    ❷黄花鱼虽然有很高的食用价值,但食用过多却容易生痰助毒、发疮助热,所以痰热素盛、易发溃疡的人不宜多食。



    千里寻健康,还选雨之堂

    雨之堂中医门诊部将竭诚为您服务



    • 雨之堂
    • 2019-04-02
  • 养生 | 【雨之堂】疏肝健脾,吃点“酸”与“甘”(查看详情)

    春季养生当遵守《黄帝内经》提出的“春夏养阳”的原则。春季养阳重在养肝。因肝属木,四季主春,主生发,在春季萌发、生长。中老年人在春季饮食方面,宜适当多吃些既能温补阳气又能帮助阳气生发的养肝食物,如春笋、芹菜、荠菜、菠菜、枸杞叶、荸荠、海带、鸡蛋、瘦猪肉、鲤鱼、山药等。

    《黄帝内经》记载有: “酸入肝,甘入脾”,如果老年朋友本身就肝火偏旺,性子急、容易生气,多食酸则可使本来就偏盛的肝气变得亢盛而损伤脾胃的功能。因甘入脾,能补益脾气,肝火旺的人群应少食酸性食物,多食甘性食物,如马铃薯、红薯、香菇、山药、鸡肉、兔肉、牛肉、鳜鱼、粳米等。对于老年肝气不足者,可适当食用一些酸性食物,如山楂、柠檬等以促进肝气的生发。

    【老年肝火旺者, 可食甘】



    【老年肝气不足者, 可食酸】



    千里寻健康,还选雨之堂

    雨之堂中医门诊部将竭诚为您服务



    • 雨之堂
    • 2019-04-01
  • 通知 | 东亭门诊部内科专家【陈友香】主任恢复坐诊(查看详情)

    好消息好消息

    东亭门诊部内科专家

    陈友香】主任自2019年4月13日恢复坐诊

    陈友香主任擅长于老年病、肿瘤病、心脑血管病

    中风后遗症、更年期综合症、甲状腺肿等疾病



    陈友香主任应诊时间

    应诊地点:雨之堂中医东亭门诊部

    应诊时间:自2019年4月13日起恢复每周六上午应诊

    千里寻健康,还选雨之堂

    雨之堂中医门诊部将竭诚为您服务



    • 雨之堂
    • 2019-04-09
  • 养生 | 【雨之堂】良好的睡眠,是保持活力的关键(查看详情)

    清朝文学家李渔在《闲情偶寄》中记载:“ 养生之诀,当以善睡居先。睡能还精,睡能养气,睡能健脾益胃,睡能坚骨壮筋。”现代医学也认为睡眠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性抑制,可以维护生命的正常节律,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。

    充沛的睡眠是一个恢复体力、积累能量的过程。长期睡眠不足,生命就会逐渐衰竭。


    小贴士:

    ➊牛奶

    牛奶中含有两种催眠物质,而且还含有人体需要的几乎所有的营养成分,又容易消化吸收,睡前饮用有助提高睡眠品质。



    ❷甘麦安眠茶

    材料:淮小麦1两,百合3钱,去籽红枣3钱,洋甘菊1汤匙。

    做法先将淮小麦磨, 再将全部材料分为2份,每晚取1份加200毫升沸水,焖约5分钟,睡前1小时饮用,另1份第二天晚上再冲泡饮用,可舒缓紧张情绪、消除压力,有助人眠。



    千里寻健康,还选雨之堂

    雨之堂中医门诊部将竭诚为您服务



    • 雨之堂
    • 2019-03-29
  • 养生 | 【雨之堂】脾好皮肤才好(查看详情)

    唐代孙思邈曰,春日应省酸,增甘,以养脾气。脾胃乃后天之本,应注意养护。

    春天应养肝,肝气太旺会伤脾,春季应多食甜和温补阳气的食物,如大枣、山药、韭菜、菠菜、芥菜、鸡肉等,以滋养脾气,少食酸,如西红柿、柠檬、橘子。




    皮肤保养小贴士:早晚洁面后,做好保湿补水和防晒护理。宜早晚出行锻炼,保持身心愉悦,气血调达通畅,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。



    千里寻健康,还选雨之堂

    雨之堂中医门诊部将竭诚为您服务



    • 雨之堂
    • 2019-03-28

当前17页/共2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